发布日期:2025-09-08 21:10:41 点击次数:
看台上的他比场上任何人都紧张,当终场哨响,这位身披津门虎战袍的球员紧紧拥抱身边的国安球迷,眼中闪烁的复杂情绪诉说着足球世界里最动人的情谊。
五万人的工体看台上,一位特殊球迷的身影在北看台的狂热群体中格外显眼,天津津门虎队球员巴顿手持国安围巾,与全场球迷齐声高唱《北京国安》,完全沉浸在主队的氛围中。
4月15日晚的京鲁大战,因为这位“客队球员”的到场助威,增添了一段跨越俱乐部界限的足球佳话。
比赛前三天,巴顿在接受采访时曾表示:“如果时间允许,我一定会去工体为国安加油。”这番表态在当时看来更像是一句客套话。
中超联赛赛程密集,球员休息时间宝贵,加上京津两地球队之间存在传统竞争关系,很少有人预料到巴顿真的会现身工体。
巴顿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的诚意,周六傍晚,他悄然出现在工人体育场北门,与普通球迷一起排队入场,没有VIP通道,没有特殊待遇。
一位眼尖的球迷认出他后惊讶地问道:“您真的来了?”巴顿笑着回应:“说到就得做到,不是吗?”
巴顿与北京国安的情缘可以追溯到他的少年时代,2010年,15岁的巴顿加入国安青训体系,在这里从一名足球少年逐渐成长为职业球员。
2017年,时任国安主帅施密特给了22岁的巴顿中超首秀机会,在那个赛季中,巴顿出场12次,贡献1球2助攻,展现出了巨大的潜力。
“我永远感谢国安给我的机会,”巴顿去年在接受采访时曾表示,“没有在国安的锻炼,就没有今天的我。”
尽管2021年转会至天津津门虎并在那里迎来了职业生涯的高光时刻,甚至入选了国家队,但巴顿从未掩饰对老东家的感情,每次面对国安赛后,他都会专门走向国安球迷看台致谢。
巴顿此次现身工体观看京鲁大战,时机颇为微妙,本周日,天津津门虎将在客场挑战北京国安,这意味着作为津门虎主力球员的巴顿,周末将在工体与国安兵戎相见。
这种“赛前为对手加油”的行为在职业足球界并不常见,足球文化中通常强调对阵前的绝对专注和对现效力俱乐部的完全忠诚。
巴顿的这一举动却获得了多方理解,天津球迷大多表示“可以接受”,认为这体现了巴顿的真性情;国安球迷则倍感温暖,纷纷在社交媒体上表达对巴顿的欢迎和赞赏。
足球评论员董路在直播中表示:“巴顿这么做需要勇气,但也体现了足球人性化的一面,球员不是机器,他们有过去有情谊,这很正常。”
据知情人士透露,北京国安俱乐部得知巴顿打算前来观赛后,主动联系并提供帮助,但巴顿婉拒了特殊安排,只要求一张普通门票。
俱乐部尊重他的意愿,但仍然悄悄安排了前队友张稀哲的家人陪同观赛,确保他在球迷看台中的安全和舒适。
比赛中场休息时,国安俱乐部总经理还特意来到看台与巴顿简短交谈,并赠送了一件印有巴顿名字和当年号码的定制国安球衣。
“欢迎回家,”总经理简单的一句话让巴顿倍感温暖,这种超越比赛胜负的情谊,体现了足球俱乐部的人文关怀。
巴顿在工体看台出现的照片和视频迅速在社交媒体传播开来,话题“巴顿回工体”一度登上热搜榜前三名。
大多数球迷对巴顿的行为表示赞赏,一位国安球迷留言说:“这就是足球该有的样子,竞争是场上的事,场下还可以有温情。”
甚至山东泰山球迷也表达了尊重:“虽然巴顿是为对手加油,但这种重情重义的行为值得肯定。”
天津球迷方面,虽然有个别声音质疑其“忠诚度”,但大多数人表示理解。“明天巴顿就会为天津拼尽全力,今天支持老东家没什么不对,”一位天津球迷在论坛上写道。
北京和天津作为毗邻的两大直辖市,足球俱乐部之间的关系颇为复杂,既有竞争甚至对抗,又有相互尊重和人员交流。
回顾中超历史,有不少球员曾效力于两家俱乐部,比如马季奇、谭望嵩、李玮锋等知名球员都曾在京津两队间流动。
2010年代,京津德比曾以激烈对抗著称,甚至需要额外安保措施,但近年来,随着足球文化的发展,两队之间的关系更加成熟,竞争更加健康。
巴顿此次的举动,可以说是这种良性发展的一个标志,表明球员和球迷都能够更加理性地看待比赛竞争和人际关系。
巴顿的行为实际上展示了现代职业球员如何处理与前东家关系的范例,他既公开表达对培养自己的俱乐部的感激,又在比赛中为现效力俱乐部全力以赴。
2022赛季天津津门虎对阵国安的比赛中,巴顿打入一球后拒绝庆祝,以示对老东家的尊重,这一举动当时就获得了两地球迷的认可。
国安主帅斯坦松在赛前发布会上被问及巴顿时表示:“他是一名出色的球员,也是位重情义的人,明天他将是我们的对手,但今天他作为球迷支持我们,这很美好。”
这种成熟的态度体现了中国足球文化的进步,球员不再需要隐藏自己的情感,可以更加公开地表达多元的身份认同。
比赛进入补时阶段,场上比分还是1-1平局,这时,国安获得角球机会,全部球员压上进攻。
看台上的巴顿和周围球迷一样紧张地站立着,全神贯注地盯着禁区,当张稀哲开出的角球找到恩加德乌,后者头球破门完成绝杀时,整个工体沸腾了。
巴顿与周围的陌生球迷拥抱庆祝,举着国安围巾高呼呐喊,完全融入了胜利的喜悦中,这一刻,他不是天津津门虎的球员,只是一个为国安胜利欢呼的普通球迷。
“这种感觉太特别了,”巴顿赛后表示,“作为球员,我很少有机会以球迷身份体验这种绝杀时刻,今天终于理解为什么球迷会如此疯狂。”
比赛结束后,巴顿在离开工体时被大批球迷围住要求签名合影,他耐心地满足了大多数人的要求,同时不断表示:“明天我们就是对手了,今天先享受胜利。”
值得一提的是,巴顿特意找到几位穿着自己天津队21号球衣来到现场的天津球迷,与他们合影留念。
这一细心举动被拍下并在网上广为传播,被认为体现了巴顿对各方球迷的尊重和考虑。
“球员能够这样处理好各方关系不容易,”一位足球记者在微博上写道,“巴顿今天给我们上了一课——足球可以是激烈的竞争,也可以充满人情味。”
夜幕下的工体渐渐恢复平静,巴顿的身影消失在人群中,第二天晚上,他将穿着天津津门虎的战袍再次踏上这片草坪,为另一支球队拼尽全力。
看台上的国安球迷不会忘记这个夜晚——那个曾为他们战斗过的年轻人,如今又作为球迷回到这里,与他们同欢呼、共呐喊。
足球场上的界限泾渭分明,但足球情感却永远跨越藩篱,巴顿的工体之夜印证了:绿茵场上最打动人的,永远是那些超越胜负的人情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