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5-09-24 11:50:32 点击次数:
在北京市朝阳区一家击剑俱乐部的训练厅里,金属碰撞的清脆声响再次回荡,十几名身着白色击剑服、头戴护面的孩子正手持花剑,在剑道上灵活移动、进攻、防守,他们的眼神专注,步伐轻盈,尽管汗水浸湿了衣背,但口罩上方露出的眼睛却闪烁着兴奋的光芒,这一幕,被北京市击剑协会副秘书长王钰看在眼里,她的脸上浮现出欣慰的笑容。
“看到孩子们重返剑道,享受运动的快乐,是我们最大的心愿。”王钰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作为北京市击剑协会的资深管理者,她多年来一直致力于推广击剑运动,尤其是青少年击剑的培养,她强调,击剑不仅是一项体育竞技,更是一种教育方式,能帮助孩子培养纪律性、专注力和抗挫折能力。
随着北京市体育活动的逐步恢复,青少年击剑训练也重新启动,王钰介绍,协会严格遵循防疫 guidelines,确保训练环境的安全,训练馆实行限流措施,保持社交距离,定期消毒器材,并要求所有参与人员出示健康宝绿码,这些措施旨在让家长和孩子都能安心地回归剑道。
“击剑是一项个人运动,但它的魅力在于对抗中的礼仪与智慧。”王钰解释道,她提到,击剑起源于欧洲的贵族传统,强调“以礼始、以礼终”的精神,在训练中,孩子们不仅学习技术动作,还学会尊重对手、裁判和自己,这种文化内涵,让击剑在青少年教育中独具价值。
王钰分享了一个小故事:一名10岁的女孩在疫情期间因长时间居家学习,变得内向且缺乏自信,重返击剑俱乐部后,她通过一次次实战练习,逐渐重拾勇气,在一次市级比赛中,她虽未夺冠,但赛后主动与对手握手致谢,笑容灿烂。“这就是击剑带来的改变——它让孩子在挑战中成长,享受过程而非仅结果。”王钰说。
北京市击剑协会数据显示,近年来青少年击剑参与率持续上升,全市有超过50家击剑俱乐部,注册青少年会员近万人,王钰认为,这得益于击剑运动的独特吸引力以及家长对综合素质教育的重视。“击剑能锻炼孩子的反应速度、战略思维和情绪管理能力,这些软技能在学业和生活中都至关重要。”
协会还推出了一系列创新项目,以促进击剑运动的普及。“击剑进校园”活动已覆盖北京市100多所中小学,通过体验课和夏令营,让更多孩子接触这项运动,线上击剑课程也在疫情期间得到发展,王钰表示,这种混合模式未来将继续优化,以扩大覆盖面。
“我们的目标是让击剑回归本质——快乐与成长。”王钰强调,她提醒家长,避免过早将竞技成绩作为唯一目标,而应关注孩子是否从中获得乐趣和自信,击剑运动需要长期投入,但它的回报远超奖牌,比如培养坚韧不拔的品格和团队合作精神。
在训练厅里,孩子们结束了一节课,纷纷摘下护面,红扑扑的脸上洋溢着成就感,一名男孩跑向场边的母亲,兴奋地比划着刚学会的进攻动作,王钰看着这一幕,轻声说:“这就是我们工作的意义,剑道是孩子们的舞台,他们在这里不仅学习如何出剑,更学习如何面对人生。”
随着夏季的到来,北京市击剑协会计划举办更多青少年赛事和交流活动,为王钰和她的团队带来新的动力,他们相信,击剑运动将继续为孩子们打开一扇窗,让他们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找到平衡与快乐,这份快乐将伴随他们走出剑道,走向更广阔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