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5-09-23 23:46:36 点击次数:
在体育竞技的世界里,运动员的拼搏与荣耀常常占据头条,而裁判员的身影往往隐于幕后,他们的故事同样充满激情与坚持,国际级裁判蒋叶非近日在接受专访时,分享了他的执裁生涯,尤其是首次执裁国际比赛的难忘经历,他坦言,正是那些年的挫折与磨砺,塑造了今天的自己,也让他深信:唯有历经风雨,才能见彩虹。
蒋叶非的裁判之路始于青年时代,作为一名前运动员,他因伤退役后并未离开心爱的体育领域,而是选择通过裁判工作继续贡献自己的力量。“执裁不仅是吹哨和判罚,更是对公平竞争的守护,”蒋叶非回忆道,“我的第一次国际比赛执裁,是在2010年亚洲青年锦标赛上,那时我只有28岁,充满紧张和期待。”
那场比赛在泰国曼谷举行,蒋叶非负责篮球项目的执裁工作,他形容当时的自己“像一名新手司机上了高速公路”,既要快速适应国际赛事的节奏,又要应对语言和文化差异。“我记得第一场比赛前,我反复观看录像,研究规则,甚至梦见自己漏判了一个关键球,”他笑着说,尽管准备充分,但实战中还是出现了小失误——一次边界球判罚引发争议,幸好通过视频回放得以纠正,这次经历让他深刻意识到,裁判工作容不得半点马虎,国际舞台更是对专业素养和心理素质的双重考验。
蒋叶非的职业生涯并非一帆风顺,在2015年的一场世界级赛事中,他因一次误判成为舆论焦点,那场比赛涉及两支强队的对决,他的一个关键判罚被赛后视频证明是错误的。“那是我人生中最黑暗的时刻之一,”蒋叶非坦言,“我收到了大量批评,甚至怀疑自己是否适合这份工作。”
但挫折没有击垮他,在导师和同行的鼓励下,蒋叶非开始了自我重塑,他系统学习了国际最新规则,参与模拟执裁训练,并主动寻求心理辅导。“裁判工作就像一场马拉松,跌倒后必须爬起来,否则永远无法到达终点,”他说,通过这次教训,他不仅提升了技术水平,还学会了如何在压力下保持冷静,2018年,他在一场国际决赛中的出色执裁获得广泛赞誉,被誉为“公平竞赛的守护者”。
执裁国际比赛让蒋叶非见证了体育的多元文化魅力,他回忆道,在2022年的一场跨国赛事中,一名运动员因伤退赛,对手主动上前搀扶的场景让他动容。“体育超越国界,裁判的角色就是确保这种精神得以彰显,”他表示,蒋叶非已执裁过超过百场国际比赛,包括奥运会预选赛和世界锦标赛,他的经历成为年轻裁判的教科书案例——从青涩到成熟,每一步都离不开坚持与学习。
随着体育事业的全球化发展,裁判工作也面临新挑战,如科技辅助判罚的普及和赛事安全要求的提升,蒋叶非认为,裁判必须与时俱进,拥抱变化。“人工智能可能会改变执裁方式,但人类判断的温度永远不会被取代,”他说,他致力于培养新生代裁判,通过讲座和培训项目分享经验。“我希望年轻人记住:挫折不是终点,而是成长的催化剂,就像我那首次国际执裁,它教会我,只有经历风雨,才能收获真正的成功。”
蒋叶非的故事提醒我们,体育世界的每一个角色都值得尊重,他的旅程不仅是个人奋斗的缩影,更是体育精神中坚持与公平的体现,在未来的赛场上,我们或许会看到更多像他一样的裁判,用哨声书写属于自己的传奇。